|
【陶瓷品牌】消费升级改变中西陶业 |
【taocipinpai】2013-1-10发表: 消费升级改变中西陶业 十余年来,国外众多陶瓷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生根发芽,并将其打造成高端消费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牌。其中,上海加德尼亚建材有限公司,运营着加德尼亚等欧洲瓷砖、卫浴著名品牌,成为行业知名的鼎级进口建 消费升级改变中西陶业十余年来,国外众多陶瓷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生根发芽,并将其打造成高端消费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牌。其中,上海加德尼亚建材有限公司,运营着加德尼亚等欧洲瓷砖、卫浴著名品牌,成为行业知名的鼎级进口建材通路服务商。 作为加德尼亚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,汤宜城连续多年参加博洛尼亚展会,考察意大利陶瓷产业,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。2002年空调行业、2006年手机行业洗牌之时,他分别在该行业知名企业担任要职,显然,对于目前的陶瓷行业的洗牌发展,他有着独到的看法。 对话 罗杰 整理 田晓草 唐彦飞 欧洲陶业处于爬升阶段 陶城报:近年来,欧洲陶瓷行业,特别是意大利、西班牙陶瓷行业的发展,引起中国同行的广泛关注,请谈谈您对欧洲陶瓷行业的认识,以及对其发展状况的看法。 汤宜城:随着欧洲经济危机的加剧,作为南欧三难友的意大利也在痛苦地转型,尤其是意大利支撑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(服装、机电、家居)都在快速整合的道路上。意大利瓷砖行业正从前期的恐慌逐步走向产业整合。当前的意大利瓷砖行业正从谷底反弹,处于爬升阶段。 我连续参加了多年的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展,在博洛尼亚展会上,除了能够看出行业的流行趋势外,还感知到了意大利、西班牙陶瓷产业经历的波谷到波峰的转换。2010年,是意大利陶瓷行业危机最严重的时期,这一危机延伸到2011年,这时意大利、西班牙陶瓷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改革。改革体现为行业整合。从我了解的情况看,意大利有生产能力的工厂有300家,现在只剩下210余家。而西班牙260家工厂,现在只剩下不到160家。也就是意大利、西班牙陶瓷企业分别死掉了三分之一。在产业收缩的背后,是整个行业发展模式的颠覆,新的多样化商业模式的建立,以及规模化大生产的集团在快速增长。 陶城报:前段时间美国daltile(达瓷)收购意大利marazzi(马拉奇瓷砖)引起了世界陶瓷行业的广泛关注,这一收购案反映出哪些问题?对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? 汤宜城:marazzi的问题主要是,第三代经营者已经对瓷砖行业不感兴趣,第二代经营者也已经去世,这个产业已经不是他们家族所重视的。marazzi是欧洲家族企业的一个缩影。欧洲的家族企业,这几年在寻求变化,大家都在想办法挣快钱,都一样的浮躁,如果传统产业能够马上变现,为何不做呢? 这次并购引起了极大关注,但我认为,这件事对陶瓷行业不会有太大影响。对于意大利marazzi而言,现在的第三代经营者亟需要资金周转,所以,在这个阶段以合理的价格出售,是一种合理选择。他把所有的渠道和工厂卖了,换来他所投资的金融产业急需的资金,进行一次事业上的革新,是很正常的事情。就好比tcl刮骨疗伤一样,marazzi在为自己前几年不断扩张付出代价。 marazzi有很多产业,陶瓷是最不环保、最没技术含量且最复杂的一个版块。西班牙也有一 个 企 业 , 叫 做 玛 琵 萨(mapisa),它是西班牙最大的工厂 , 目 前 也 面 临 着 类 似marazzi的问题:老板通过陶瓷淘到第一桶金,经过行业快速增长,形成自己的规模效应后,快速向其他行业扩张。目前,这一企业已经渗透到西班牙的市政工程,老板已经在竞选市长,并且在西甲有自己的足球队(比利亚雷亚尔)。 mapisa目前还是西班牙最大的工厂,但是生产、设计都外包了。现在欧洲有一种风潮,就是家族产业的风行。好比佛山的南庄,一个家族的人都在做陶瓷生意,各自开公司,当行业竞争到一定阶段的时候,几个公司会合并起来,组建成一个更大的家族产业,但问题也出现了,最大的问题就是当行业挤压加剧的时候,你可以看几种势力在博弈。第一股势力就是全球陶瓷行业的大并购。我们把marazzi当作行业的一个案例来看,作为全球最大的工厂,它实际年产能是3亿平方米,但是实际年产量不到五千万平方米,也就是说过去长期过度扩张,在西班牙、泰国、中国、墨西哥、巴西等地区布局工厂,但是现在出现的问题与中国不少企业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——巨大的产能无法消化。 陶城报:近两年,中国陶瓷行业与欧洲陶瓷行业一样,面临着一些困境,中外陶瓷行业困境有何异同? 汤宜城:从当前瓷砖行业的困境来看,意大利陶瓷行业的困境属于意大利家族式私有企业的困境,兼并、重组,那是市场化的竞争游戏。而中国陶瓷行业面临的困境,是社会地位的困境,原因是圈子和游戏规则的迥异。老外有自己的游戏规则,他们面临的只是把规模放小,去规模化。意大利模式是家族企业的模式,很多企业加起来才50、60个亿,面对每年gdp增长1%的现实,大家对于负增长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。良好的心态是欧洲企业走出困境的支撑力量。而中国陶瓷行业的巨大产能,和高速增长的gdp决定了行业面对困境,不可能有欧洲企业那么好的心态。 中国第二轮房产风暴成就意陶企 陶城报:您与意大利品牌打交道的时间比较久,对意大利陶瓷行业也很熟悉,就您看来,意大利陶瓷行业的发展有何特点? 汤宜城:意大利陶瓷品牌发展是分阶段的。传统的第一类企业追求规模化,比如marazzi就是独一无二的规模企业。还有国内了解比较多的rex,属于florim公司旗下。包括过去的埃米、gambarelli以及蜜蜂,这些企业过去都是以规模制胜,以仿古砖作为市场的最大。第二类企业追求个性化,走差异化竞争路线,以差异化创新为价值导向的品牌企业代表有五星集团(fincibec)、希得美思(cerdo-mus)、加德尼亚(gardenia)三家。 第一类企业的总产量可占到意大利整体市场份额的40%,所以,意大利瓷砖行业的整合度远远超过中国,已经处于中级阶段,而中国的整合还处于初级阶段。 陶城报:众所周知,意大利品牌在中国的售价很高,占据了绝对的高端品牌地位,进口陶瓷产品从什么时候开始,进入中国市场,并快速占领高端市场? 汤宜城:进口的陶瓷产品在中国第二轮房地产风暴里,满足了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华南、华东、环渤海等地区富人阶层的需求。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和国际视野在提升,这些地区进口产品的需求也高速增长,进口产品的价值、定位都逐渐被认可。当消费者认可进口的陶瓷品牌及其文化价值后,进口产品的增长速度非常快。基于这一背景,我认为,具备消费能力的人群非常重要,这是价值创新的核心所在。进口产品没办法打价格战,其优势在于文化的读解,对美的追求,技术的创新,这是当下国内企业没办法大面积复制的。 也是在中国第二轮房地产风暴里,中国仿古砖市场被打开,尤其是别墅的增长,带来仿古砖销售的快速增长。在这一轮仿古砖需求增长过程中,不管是进口产品还是国内产品,都分到了不少红利。这一波浪潮中,受益最大的进口品牌是蜜蜂。 陶城报:蜜蜂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陶瓷进口的最大赢家? 汤宜城:蜜蜂做对了三件事,成为中国陶瓷进口最大的赢家。第一,整合了中国所有的渠道,变成一个整体的蜜蜂,这是199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加德尼亚至今还未完成的事情。多渠道的问题在于渠道通路会受挤压,不是一个声音对外也会导致渠道推广方面的问题。第二,抓住了中国别墅田园风格快速增长的机遇,满足别墅风格的需求,满足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,尤其是结构性的小砖市场,其风格多元化,回归田园的宁静状态,这是成功的关键载体。第三,就是渠道布点的速度,蜜蜂快速进入红星·美凯龙、居然之家,通过商场整合,快速完成了100个点布局,这种扩张优势就是名品进名店的战略,与名店的合作,有效构建了进口产品高质高价的地位,同时快速建设渠道,完成网点布局。 蜜蜂今年的销售额应该有2个亿,在这一销售额基础上,其利润可达到8000万,净利润可达到5000万。而蜜蜂企业的人加起来不过35个,人均创造价值160万。佛山企业的人均价值估计在5-8万,这就是差异。 陶城报:加德尼亚进入中国市场也比较早,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又有怎样的特点? 汤宜城:加德尼亚是1996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,它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综合的过程,由早期的20个客户整合到3个客户。加德尼亚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总共分成几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为群贤并肩。就是有20个客户在中国经营,中国主要的进口砖渠道商都经营过加德尼亚,在这个过程中,大家分享了加德尼亚带来的丰厚利益。某种意义上说,加德尼亚在中国进口市场里,是一个导师。加德尼亚的优势在于设计感、精品战略,它每年推出的都是精品。这种所谓的产品链条品牌多元化细分是行业公认最强的。 陶城报:这两年中国的建陶市场发展状况不是很好,您怎么看待进口品牌未来在中国的发展? 汤宜城: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,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力的提高,整个进口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将保持7—10年左右以15-20%的速度稳健增长。目前的市场结构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,进口瓷砖产品的需求量也很大,只是受制于物流成本、中国特有的增值税关税,导致产品单位售价居高不下,所以销量不会出现快速增长,但持续增长是肯定的。 反观中国陶业现状 陶城报:有不少行业人士提出,中国陶瓷行业现在走的,是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国走过的路,可否从这两国陶瓷行业的发展经历,谈谈中国陶瓷行业的处境? 汤宜城:意大利和西班牙陶瓷行业的发展,有一定差异。意大利是很温和地缓慢变化,这与意大利人的性格有关,文艺复兴起相对于西班牙而言意大利人比较保守,做事情喜欢台下交易,更懂得游戏规则,更知道沉默和保守带来的利益。西班牙人是斗牛出身,崇尚红色,玩的是扩张和激情,所以他们的斗争会更赤裸裸。 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,欧洲的经济环境到现在都还没缓过来。2009年西班牙只有七八个工厂倒闭,都是不知名的小厂,那个阶段还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的2012,因为只是负增长还没有死掉。中国很多死掉的企业,本身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,在浮躁的环境里谋求快速扩张,不做市场调研,不做市场分析也不做结构分析,只想当然地去投资然后坐等收益。西班牙陶瓷工业协会的人说,过去260多家企业到现在,三分之一不见了,一个金融危机四到五年的周期里,三分之一的企业不见了,中国有两千多个品牌,现在才刚刚碰到寒流,真正的行业整合还没开始。 陶城报:那么,在您看来,中国陶瓷行业目前是一种怎样的处境? 汤宜城:当前,中国陶瓷行业存在几种模式倾向。 第一种是以非佛山企业为代表,如诺贝尔、马可波罗等,建立消费者认可的品牌,真正在做商业模式的创新。它们施行分公司体系,替代代理商的商业模式,通过大量自控,提升产品的性价比,加快产品流动速度,以快流速打败传统结构“慢”的模式。同时,不断用速度冲击规模,并且得到消费者的支撑。 第二种是以佛山南庄某些企业为代表,本身基础平台不扎实,在过去的发展中一直强调规模化,现在想用类似金融模式的理论解决规模化带来的问题,把陶瓷当做金融载体、现金流的载体,不断绑架银行、政府,不断招商引资,实现自己金融扩张的目的,申请银行的钱,靠近政府做结构投资,实现转型。这种模式也是一种趋势。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发展,或者说造富效应,把中国一批人的心态搞坏了,而最终被时代淘汰的也是这批人,他们死在他们认为的第一批厂房上。中国现在不缺厂房,不缺生产线,中国现在是制造大国,但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和营销都是短板。 现在行业中不少企业都在沾沾自喜,认为微晶石是属于中国的产品,这一产品在近两年迅速成为中国陶瓷行业的明星产品。事实上,微晶石在技术上储备是不完整的,微晶石在中国平均的良品率在50%左右。中国人最大的优势在模仿和结构创新方面,有些企业在做产品的创新,也做出了成绩,形成了自己的小团队,但这毕竟只是少数。在经济寒潮来袭的时候,这种创新型企业无疑是有顽强生命力,能经受住经济周期的考验,但大部分靠政策、靠银行输血求生的企业,还照走旧路,不转型,不创新,肯定会死掉。 陶城报:中国陶瓷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加,有部分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已经走得比较超前了,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,进口品牌的市场会不会受到挤压? 汤宜城:进口品牌在中国发力点和突破点就是中国市场的差异化,尤其是体现在中国地缘经济的差异化上,就是中国经济的根子问题。中国的城市像欧洲,农村像非洲,抓住这个结构机会,抓住中国城市群的快速增加机会,是进口品牌最大的优势和机会。当然,进口品牌存在着劣势,一个是物流成本,物流实效和物流成本是进口品牌不能避免的,这是最大的压力。另一个劣势是进口品牌的整个系统和人才结构、培养,不管国内企业还是进口品牌,都存在这方面的压力。企业要建立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梯队和结构,以及内部运营系统和流程,需要相辅相成。现在很多佛山企业,做到6-9个亿就止步了,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的生态链、管理效益和流程、团队体系不能支撑企业突破瓶颈。现在很多佛山企业想当然的人为加大投入,多花钱来解决这些问题,实际很难,因为整个体系的提升,需要时间。 中外企业的相同点就是大家都想做品牌,不同的地方就是大家做品牌走的路子不一样。品牌的建设分几个阶段,第一是品牌知名度,第二是品牌美誉度,第三是品牌忠诚度及品牌联想。中国大部分企业仍然停留在第一个阶段,就是打造品牌知名度,大家还在为知名度而努力,在想着宣传的点子和策略,浮在表面,真正做到在终端有美誉度的,屈指可数。而有品牌忠诚度以及品牌联想的,目前行业还没有。 未来国内市场分析 陶城报:社会在发展,中国的瓷砖消费群体也发生了变化,现在中国的消费群体都有怎样的特点?消费群体的改变对市场有怎样的影响? 汤宜城:市场发展到今天,大家的审美已经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,传统规模化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审美的追求。中国城市和农村是割裂的,随着城市化的加快,中国城市人大多都出国旅游过,国际化视野得以提升,这类消费者对国产品牌通常不信任,因为大量的中国国产产品都出现质量问题,导致了这一类消费者崇洋媚外心理的加剧。这就是质量意识的升华,导致了城市的消费差异。 中国农村从2003年开始新农村建设,大规模集体建房,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,农民从过去的老房子搬出来去造新房子。在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,农民也开始追求品牌,对于建材家居产品品牌的认知度也开始提升。这就是马可波罗等品牌走三四线市场的原因。 所以,从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消费群体、消费者心理来看,中国一线和二线市场,未来会成为进口品牌的主流市场,而三四线市场,品牌认知度较高的产品会比较畅销。 陶城报: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还在不断加剧,未来中国市场会有哪些改变? 汤宜城:中国未来最大的经济力量在西部,最大的市场变化由城中村改造带来。中国接下来的城镇化进程有两个节点不能错过,一个是 2019年,一个是2025年。2015年中国的14亿人口结构比例出现掉头,16到65岁之间的中国人还有9亿,到2025年16到65岁之间的中国人只有7到8亿,到2035年这一年龄段的中国人只有7亿五,2019年高端房地产市场还有换代机会,精装修和二手装修市场都存在机遇。 中国真正的城镇化结构是在2025年形成一定的规模,城镇化开始走向一个拐点,我可以把握的是2019年以前都在做瓷砖,以后做别的,瓷砖就作为一个附属项目。房地产市场对瓷砖行业的影响,2019年前还是一个相对增长,以后市场会分化,总量逐步减少,这背后是市场的整合,精装修比例会加大,因为当房地产商通过政策拿不到利润时,就需要通过材料性提高售价和利润。2025年以后,房地产回归到正常的增长行列,大家不缺房子,房地产就会变成一个一般性的增长行业。未来更多的是做二手市场提升,而不是新增市场。 陶城报:在未来房产发展,消费市场的改变的过程中,陶企的机遇在哪里? 汤宜城:从房地产发展的趋势观察,中国的第三波房地产浪潮是别墅和商业地产的掀起,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。中国第一波房地产浪潮就是所谓的福利分房,第二波房地产浪潮是所谓的公寓房或者高层建筑,改变过去的矮层建筑底层消费方式,并诞生了一部分别墅。未来房产的增长空间,无疑是别墅的增长和商业供地。我始终认为,市场是给富人的。 中国第三波房地产最重要的就是商品房,大量的保障房由政府提供,更多的机会是别墅和商业空间,这是中国市场未来最大的机会。中国地产市场的未来,在酒店和别墅两个版块有很大的上升空间。酒店能够满足政府的招商引资压力,同时又满足服务体系带来的经济增长,象征着城市的地位。在这个大环境下,脱离北上广的浪潮中,我国的中西部市场,也就是所谓的二线市场,存在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泡沫期,这正是经济增加的最大动力,泡沫期会存在大量的浮躁消费和暴富消费,这些暴发户消费也为别墅地产带来了机会。 因为存在着经济增长和房价结构增长,导致消费群的结构变化,它对进口品牌的诉求不断提高,由之前的车消费、房消费变成了真正内心需求的家居消费、服务消费,这将是增长最大的动力。以后中国的消费者将像欧洲的一样,追求生活的品质,这就是消费结构变化,消费升级。 瓷砖相关 陶瓷器皿 陶瓷出口 陶瓷颜料 品牌战略 品牌增值 品牌营销 品牌建设 品牌整合 ,本资讯的关键词:陶瓷品牌瓷砖行业意大利陶瓷marazzi意大利瓷砖加德尼亚消费升级陶城报西班牙改变欧洲 (【taocipinpai】更新:2013/1/10 1:17:36)
|